热点文章
相关文章
读取内容中,请等待...
 
心理健康
当前位置: 首 页>>学生工作>>心理健康>>正文
【晴心·科普角】(一)解锁心灵密码,拥抱阳光青春
2025年04月08日  

 

在大学生活里,学业、社交、未来规划,桩桩件件都可能在不经意间给我们的内心带来波澜。室友玩游戏的说话声打扰到了你的休息;上课迟到而被扣平时分;心怀激动到了食堂却发现想吃的菜被卖光……

这些事情都是我们的心理在作祟。今天我们便在这里为大家宣传一些心理健康知识,让每位同学的心灵都能被温柔以待。

情绪的“阴晴表”:情绪ABC理论

情绪就像六月的天,变幻莫测,但你知道吗,它其实也有规律可循。情绪ABC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·艾利斯提出,A代表诱发事件,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、解释和评价,即信念,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,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。

很多时候,人们会以为是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情绪和行为结果C,其实不然,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我们的信念B。比如考试失利,如果我们认为这是自己能力不行,可能就会陷入沮丧、自我否定;但要是觉得这是一次查漏补缺的机会,那可能就会积极总结经验,下次做得更好。

我们常以为是事情本身让我们产生情绪,实际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起关键作用。比如同样是被领导批评,有人觉得是领导针对自己而难过生气,有人认为这是提升自己的机会而虚心接受。所以遇到情绪问题,要反思自己的信念是否合理。

改变思维方式:不合理信念会带来负面情绪和行为,我们可以尝试改变思维,用更积极、理性的方式看待问题。当面对挫折时,把“我不行”换成“我是这次没做好,下次能改进”,情绪可能就会不一样。

压力“变形记”:学会有效应对压力

大学生活看似轻松自由,实则也暗藏压力。学业上的繁重课程、社交中的人际关系处理,都可能让我们压力山大。首先要正确认识压力,压力并非全然是坏事,适度的压力能激发我们的潜能。以下这些方式都能帮助减轻心理压力:

(一)运动锻炼:像跑步、瑜伽、游泳等运动,能促使身体分泌内啡肽,改善情绪、缓解压力,比如每周坚持3次,每次30分钟的慢跑。

(二)放松技巧:深呼吸、冥想、渐进性肌肉松弛等,每天花15-20分钟做冥想,专注呼吸,可让身心平静。

(三)培养爱好:做喜欢的事,如绘画、阅读、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,带来愉悦感,比如每天听半小时喜欢的音乐放松身心。

社交“万花筒”:打造和谐人际关系

大学是个小型社会,处理好人际关系至关重要。良好的人际关系能给我们带来归属感和支持,反之则可能让我们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。以下是一些打造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。

(一)提升自身素养

真诚待人: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心,人们才更愿意与你建立长期关系。

学会倾听: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和感受,不打断、不急于评判,给予对方充分的关注和尊重。

(二)掌握沟通技巧

善于赞美:发现他人的优点并及时真诚地赞美,能让对方感到被认可。

控制情绪:遇到分歧时,要冷静理智,避免情绪化的表达,以免伤害对方。

(三)尊重他人差异

理解不同观点: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做事方式,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选择,不强求一致。

包容个性特点:接纳他人的性格、习惯等方面的差异,不歧视、不排斥与自己不同的人。

关闭窗口
 
安徽政务网 ||| 安徽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|||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||| 安徽省教育厅 |||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|||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(学信网)

版权所有: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轨道学院
电话:0553-5975082 E-Mail:qcxwyx@ahcme.edu.cn 地址:安徽省芜湖市高校园区文津西路16号5号楼